学校简介
丽江师范学院(Lijiang Teachers College)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的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丽江府中学(师范班),成立于1905年,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丽江师范院校”。截至2015年10月,校园占地1148.02亩,总建筑面积22.7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459.18万元,收藏纸质书籍75.67万册;校内实验培训场所101个,校外实习培训教学基地126个;学校有9个教学系,46个高职专业,432名在职教师,6473名全日制学生。2023年12月,云南省政府决定张洪波担任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免去丽江师范大学校长职务。
历史沿革
丽江府中学(师范班)成立于1905年。
1913年,丽江府中学更名为云南省第六师范学校。
1942年,云南省第六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丽江师范学校。
丽江师范学校于1956年复校。
1975年,丽江师范学校更名为丽江师范学校。
1978年,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丽江师范班。
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成立了“丽江教育学院”。
1995年,丽江地区师范学校更名为丽江民族师范学校。
2001年9月,丽江教育学院与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合并,校名沿用丽江教育学院。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丽江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丽江师范大学。
2010年,丽江师范大学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0月,学校在职教师432人,专职教师346人。硕士以上教师201人,其中博士1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1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97人;“双师”教师159人;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师165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团队3人,云南省著名教师4人,云南省著名教师工作室4人,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
院系专业
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方网站,学校有9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中文、外语、旅游经济管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艺术、体育、教育科学和继续教育学院 ,高职院校开设40个专业。
院系 | 专业 |
---|---|
中文系 | 语文教育、秘书、新闻编辑与制作、初等教育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 数学教育、计算机教育、物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供电技术、初等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
生命科学系 | 食品营养与检测、园艺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教育、化学教育 |
外语系 | 英语教育,旅游英语 |
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 导游、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营销、文化事业管理、地理教育、物流管理 |
艺术系 | 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艺术设计、艺术教育、舞蹈表演 |
体育系 | 体育教育、体育保健、休闲体育服务管理 |
教育科学系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0月,云南省示范专业1个,云南省重点专业4个,云南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精品课程7门,云南省实习培训基地5个,云南省教学改革项目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设立丽江高山植物标本博物馆、高山资源植物联合研究实验室,开展玫瑰育种和产品研发,开展“建设丽江国家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和“国家公园遗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高山资源植物联合研究实验室、民族文化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类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10年2月,学校承担国家、省、市(厅)8个科研项目,学校级研究项目20个。学校教师专门出版、教材等近80篇作品,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作品100多篇,论文99篇,作品入选,成绩97项。
2015年,杨琦博士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木春燕教授的《丽江郊区少数民族妇女城市化进程》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4年,杨琦博士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